美国大学本科的申请要求吗?
作为刚刚帮助完同学拿到Offer的导师,总结过往的学生申请案例,给大家一些选校定位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明确一点——美国本科留学申请没有“名校情结”一说! 因为在美国本科阶段,院校层次划分并没有中国那么明显(即常说的藤校、Top30、Top50之类的);且美国本科采用申请机制,在入学之初学生也无法知道被录取学校的具体排名情况。 因此所谓的“冲刺学校”和“保底学校”的说法在美国本科申请之中是不存在的。每所学校的招生官看待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更加青睐某一类的学生群体而歧视另一类,但没有人会故意去刁难申请者。
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你提供的申请材料有明显错误或者造假等明显的被拒原因之外,大多数的时候,录取通知书来得早或是迟,来得高或低,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指向性意义——它只是代表着你这一位申请人被这个专业(项目)录取的可能性大小而已。 换言之,如果一位申请者拿到了Top50学校某个专业项目的offer,那么他/她基本可以认为自己是被这个专业的招生官青睐的,因为Top50的学校之间差距并不大,各个学校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分野也不像国内这么明显。
当然,如果你拿到了Top10学校的非热门专业(相对冷)offer的话,一般来说你的硬件条件(GPA和标化成绩)是比较突出的,也可以认为你是被该校这个专业的招生官偏爱的。 但如果你拿到了Top50末尾学校某个热门专业的offer呢?是不是你就可以认为自己是被这个专业的招生官喜欢的了呢?其实不然,因为在美国的本科申请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难度其实相差不大。
以我们过往的例子来说明:有学生拿到了UW-Madison(公立T4大学)DSI的offer,也有学生拿到了BU的ECE的offer,还有学生拿到了OSU-Columbus(公立T7大学)的CS的offer……这些学校都位于美国公立大学的top级别,但不同的专业给学生的感觉却是天差地别——有的专业因为开设的班级人数较少所以师生比例很高,体验很好;有的专业虽然排名不错但是课堂人数众多,学生容易感觉被淹没。
总之,美国的本科申请不是一考定终身的过程,他没有那么大的排他性,也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每一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只有多尝试,多争取,才有可能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