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研究生还要学统计吗?
前不久,全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花欣教授通过问卷方式,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置了《金融统计与数理分析课程教学现状调研》,在18个单位的21位老师参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金融统计与数理分析课程在内容开设、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毕业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从被调查院校的教材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自编教材以外,大多数使用的是博迪教授等人所著的《金融学》或者米什金教授的《金融学》教材。但从讲授内容来看,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绝大部分学校都要开设《统计学》课程。从被调查院校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100%的学校要求《统计学》课程,95.24%的学校要求《计量经济学》课程,76.92%的学校要求《金融工程学》课程。”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众多金融硕士还要学习统计呢?学习《金融统计与数理分析》这类课程有何实际用处呢?从西方金融学科的设置来看,“数理金融”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金融衍生品创新越是深入发展,金融工程越是广泛应用,对数学和统计的要求也就越高。要想在金融这一领域有所作为,掌握必要的数学和统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理解,没有一定的统计学知识的应用,就没有现代金融学理论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是现代金融工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金融领域实践性很强,金融工程类硕士要具备一定的数理金融知识,以利于将模型实际应用于金融领域分析,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很好的满足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对更高。
统计对金融实践的启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相关经济变量间相互联系的统计规律性(统计描述,如分布、差异、交叉、相关等)。2、决策制定需要掌握的信息(统计推断,如参数、模型、预测等)。3、由统计推断提出的新的研究假设(统计检验,如假设检验、原因解释、对策建议等)。
在西方,统计教育非常发达,各种相关的杂志、期刊、会议非常活跃,成果层出不穷,实践证明,研究方法的正确应用对金融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作用。鉴于当前证券市场波动加剧、风险不断增加的现状,加强对金融市场波动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波动性是市场存在的基础。
最后,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统计只是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一种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途径。这种本质和规律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金融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一个合格的金融硕士应当是熟悉统计方法并用以初步分析金融现象的人,而不是仅会一些统计方法的人,更不能是只会用Excel对表计数值进行简单处理的人。